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原油物理性质资料,沾化凹陷原油可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和轻质油四种类型,但以中质油为主.该地区断层发育,纵向上原油性质变化规律不明显,呈现"忽高忽低"的特点.平面上,原油性质受构造的控制,以生油洼陷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研究认为,原油物性与油气成藏及开发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运移方向上,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原油物性不断变差.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保存条件好,原油物性好,反之则差.油气开发过程中,原油物性总体上随开发时间的增长而变差,但由于开采方案的不同,变化趋势呈多样化.
推荐文章
廊固凹陷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廊固凹陷
异常高压
油气藏形成
关系
油气运移
聚集
分布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藏组合与模式
丽水坳陷
异常压力
封闭油气藏
生储盖组合
气藏形成
模式
东海西湖凹陷流体动力场与油气成藏作用
油气成藏
流体动力场
成藏作用
西湖凹陷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晚侏罗世
古潜山
油气藏形成
生储盖组合
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沾化凹陷原油物性与油气成藏及开发的关系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原油物性 分布规律 油气成藏 油田开发 沾化凹陷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2.1+2
字数 2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东梅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10 89 5.0 9.0
2 周艳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8 62 4.0 7.0
3 庄鸿玉 1 2 1.0 1.0
4 杨贵丽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油物性
分布规律
油气成藏
油田开发
沾化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