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虑固定传感器网络中固定与移动汇聚节点共存的工作模式,提出了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在兼容网络原有固定汇聚节点模式的同时,支持一个到多个移动汇聚节点,移动汇聚节点定期地向其附近小范围内的传感器节点扩散自己的存在信息,传感器节点向离自己跳数最小的汇聚节点发送或者转发数据包.距离移动汇聚节点一跳的传感器节点通过应答一超时重传的方法来保证到移动汇聚节点的数据可靠传输.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固定传感器网络,使用该方法能够大幅度地延长网络寿命(正常流量情况下延长600%以上,大流量情况下延长350%以上);在网络高负载时最高数据传输成功率能达到91%,比节点全静止时提高了8.3倍,最低数据传输延迟仅为46.5ms,比节点全静止时减小了92%.
推荐文章
介入移动汇聚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数据收集方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汇聚节点
数据收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数据汇聚的路由
传感器网络
数据汇聚
以数据为中心路由
最小传输代价生成树
无线传感器网络多汇聚节点分簇算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
汇聚节点
分簇算法
能耗降低
一种基于中继节点的线性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MAC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
线性拓扑
MAC协议
低能耗
中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混合汇聚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方法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汇聚节点 混合汇聚节点 数据收集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2-175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P212.9
字数 55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924X.2008.09.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21 805 17.0 22.0
2 阴泽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58 211 8.0 10.0
3 黄河清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71 922 17.0 27.0
4 沈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3 150 6.0 12.0
5 姚道远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8 101 5.0 8.0
6 马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5 8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汇聚节点
混合汇聚节点
数据收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