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对采用电加热、并联式及串联式回收冷凝热3种再热方式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运行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讨论了设定不同温、湿度值对3种再热方式控制精度的影响,对3种再热方式的功耗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分析表明:电加热是温、湿度控制精度最高、耗能最高的一种再热方式;与采用冷凝热回收系统相比,采用电加热方式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能耗降低30%左右,是一种节能的再热方式,并联式系统的功耗略低于串联式系统;当并联式冷凝热回收系统设定的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在45%~70%的范围内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精度可以达到士1.0℃和±8%;对于串联式系统,当设定温度低于18℃时,系统控制存在盲点,但当设定温度升高至23℃后,机组控制精度明显提高,控制精度高于并联式系统.
推荐文章
冷凝热回收型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的节能研究
冷凝热回收
恒温恒湿
地源热泵
节能
贮丝间恒温恒湿空调控制系统设计
贮丝间
PLC
PID
自动控制
恒温恒湿
带冷凝热回收的变容量恒温恒湿机组的试验研究
恒温恒湿
冷凝热回收
变频压缩机
节能
关于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推广的分析研究
冷凝热回收
推广
经济效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回收利用冷凝热的恒温恒湿型空调机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空调机 回收冷凝热 节能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4-527,55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K1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987X.2008.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束鹏程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7 1818 24.0 36.0
2 曹锋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63 590 14.0 21.0
3 邢子文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10 1332 21.0 28.0
4 王凯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9 446 12.0 20.0
5 薛继亮 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技术部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空调机
回收冷凝热
节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