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氧化镁和碳酸铵为原料.以表面活性剂A17为分散剂,采用直接转化法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度为60nm的氧化镁粉体.通过热力学核算,从理论上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表明,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6℃,反应时间90 min,碳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35 mol/L,氧化镁与碳酸铵摩尔比1:1.3,表面活性剂A17加入量为反应溶液质量的0.5‰,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T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最终产物纳米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65nm.该工艺流程简单,制备条件温和,产品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推荐文章
草酸镁分解法制备纳米氧化镁
纳米氧化镁
草酸镁
草酸
改性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粉体的研究
改性干燥
氢氧化镁
纳米氧化镁
团聚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与表征
纳米微粒
氧化镁
氯化镁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纳米氧化镁
碳酸铵
氯化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直接转化法制备纳米氧化镁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矿物与加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直接转化法 纳米氧化镁 碱式碳酸镁 表面活性剂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32.2
字数 31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524.2008.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光龙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59 493 11.0 18.0
2 侯翠红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112 627 13.0 18.0
3 张保林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73 647 12.0 21.0
4 陈可可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16 237 7.0 15.0
5 张学伟 2 40 2.0 2.0
6 许珂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31 6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接转化法
纳米氧化镁
碱式碳酸镁
表面活性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矿物与加工
月刊
1008-7524
32-1492/TQ
大16开
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西路51号
28-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5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