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触角电位仪(EAG)对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触角感器的结构其及嗅觉功能进行了研究.豆野螟雌、雄成虫触角外部形态结构扫描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成虫触角上存在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5种,雄成虫触角除上述5种感器外,还分布有柱形感器.以基部(触角的1/3)、中部(触角的1/3)和端部(触角的1/3)为单位,对雌、雄成虫触角节的各种类型感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在雌和雄虫触角上的分布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测定了豆野螟雄虫触角对性信息素化合物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醛和反,反-10,12-十六碳二烯-1-醇以及雌虫触角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顺-3-己烯-乙酸酯和芳樟醇的EAG反应感应部位.结果表明EAG反应强弱与感器数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对性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有反应的触角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存在差异,对信息素反应的感器主要分布在触角鞭节的顶端24小节内(约占触角的1/3),而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反应的感器则分布于触角鞭节顶端48小节内(约占触角的2/3).
推荐文章
美国白蛾触角感器超微结构
美国白蛾
触角
扫描电镜
感受器
榛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分布及超微结构
榛实象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形态学
超微结构
切割潜蝇茧蜂触角感器超微结构及触角电位反应
切割潜蝇茧蜂
触角感器
触角电位反应
花椒窄吉丁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
花椒窄吉丁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豆野螟触角感器的电镜超微结构及嗅觉功能
来源期刊 昆虫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豆野螟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触角电位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性信息素化合物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与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5-123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64
字数 101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454-6296.2008.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静 41 248 11.0 14.0
2 王霞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13 87 5.0 9.0
3 杜永均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18 301 9.0 17.0
4 吴降星 14 157 6.0 12.0
5 陈海滨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4 47 3.0 4.0
6 刘凤英 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2 5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豆野螟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触角电位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
性信息素化合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虫学报
月刊
0454-6296
11-1832/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9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