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寻找维持基因稳定性的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BRCA途径发生缺陷与T和B细胞淋巴瘤潜在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筛选19种来源于不同亚型的淋巴瘤细胞系,Western印迹分析相关FA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抑制实验检测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MMC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染色体断裂试验和DNA测序检测基因的突变.结果 在两种淋巴瘤细胞系HT和Sudhl4中,存在FANCN蛋白表达缺失,这种缺失与MMC诱导的G2期细胞阻滞、细胞生长抑制增强和较高的染色体断裂发生率结果一致.DNA测序发现HT细胞系中,FANCN基因外显子5a片段中存在点突变C.1769 C>T,P.A590V;Sudhl4细胞系中未发现FANCN的任何突变.结论 EANCN基因C.1769 C>T突变可能是导致FANCN蛋白表达缺失或者是使该蛋白不稳定及功能丧失的原因.
推荐文章
儿童范可尼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范可尼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人淋巴瘤Raji细胞系中的边缘细胞:淋巴瘤干细胞存在之可能
淋巴瘤
SP细胞
异质性
分化抗原
肿瘤干细胞
胃肠B细胞淋巴瘤中幽门螺杆菌的基因表型
胃肠肿瘤
淋巴瘤,B细胞
螺杆菌,幽门
基因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淋巴瘤细胞系中范可尼贫血/BRCA途径缺陷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瘤 范可尼贫血/BRCA途径 FANCN/PALB2基因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0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9406.2008.05.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 36 97 6.0 8.0
2 夏冰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内科 139 902 16.0 23.0
3 张克俭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 61 199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瘤
范可尼贫血/BRCA途径
FANCN/PALB2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月刊
1003-9406
51-137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17号
62-1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3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5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