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3种中药丸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验证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阳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菌)验证控制菌检查方法;按常规法对3种中药丸剂(各3个批次)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乳腺丸、前列腺炎丸(感染型)、前列腺炎丸(腰骶痛型)实验组回收率均高于70%,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无抑菌现象;在控制菌检查中,阳性菌检出,阴性菌未检出,对控制菌无影响;3种丸剂按2005版中国药典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规定.结论 乳腺丸、前列腺炎丸(感染型)、前列腺炎丸(腰骶痛型)应按常规法制备供试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推荐文章
2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方法验证
六味地黄胶囊
杞菊地黄胶囊
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
控制菌方法验证
3种提取物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提取物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南板蓝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南板蓝根颗粒
常规法
培养基稀释法
回收率
黄连上清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黄连上清片
微生物限度检查
培养基稀释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中药丸剂微生物限度方法验证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丸 前列腺炎丸 微生物限度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89,2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27.1
字数 3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08.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静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部 15 59 4.0 7.0
2 刘艳 165 213 7.0 11.0
3 滕宇宏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部 7 18 2.0 4.0
4 张凌燕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部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丸
前列腺炎丸
微生物限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