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尝试提出群桩沉降计算的试桩曲线Q-S法,将群桩在准永久组合下单桩平均荷载对应的沉降划分为线弹性部分和非线弹性部分,引入了群桩沉降比来反映完全弹性部分的相互作用,同时引入了弹性程度发挥系数来反映非线弹性部分沉降的相互作用.通过2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讨论了群桩沉降比、在单桩平均荷载下对应沉降中线弹性部分和非线弹性部分所占的比例、以及弹性程度发挥系数等参量对于试桩曲线法的影响.文中结合弹性层状理论的传递矩阵和层状土单桩分析方法,利用矩阵位移法推导了层状土中群桩的弹性位移解刚度矩阵和求解公式.计算表明,层状土中群桩解答与简单处理为均匀土中的解答对群桩沉降比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差距近达40%.最后通过全国各地区11个桩基工程的实例分析,将试桩曲线法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以及其他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由于试桩曲线法包含了桩基工程的实际特性,因而具有较强的地区适用性和相对较高的分析精度.
推荐文章
由单桩静载试验曲线推求群桩沉降研究
群桩
沉降
单桩
静载
Q-S曲线
群桩沉降计算理论分析
群桩
沉降计算
Geddes应力解
修正分层总和法
由单桩载荷试验推算群桩沉降的相互作用系数法
单桩载荷试验
相互作用系数
三维数值分析
群桩沉降
基于实测沉降比的群桩沉降分析
沉降比
单桩沉降
群桩沉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群桩沉降计算的试桩曲线法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试桩曲线 沉降比 分层土 弹性程度发挥系数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地基基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8,12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U4
字数 87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159.2008.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敏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5 4161 35.0 55.0
5 王伟 7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试桩曲线
沉降比
分层土
弹性程度发挥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