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roteins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m,PIVKA-II)血浆药物浓度动态变化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同步测定PIVKA-II血浆药物浓度、国际标准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华法林服用剂量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PIVKA-II血浆药物浓度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1年保持相对稳定,与出院前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②INR和PT在患者出院前后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③PIVKA-Ⅱ血浆浓度与INR及P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PIVKA-II血浆药物浓度灵敏而稳定,其与INR及PT等抗凝监测指标结合有助于提高抗凝监测的准确性,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
推荐文章
Ca2+激活猪凝血酶原作用的初步研究
凝血酶
凝血酶原
激活
盐析
结肠癌患者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结肠肿瘤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促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血浆浓度在患者出院后抗凝监测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凝血酶原 血药浓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4.2
字数 2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0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千里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28 49 3.0 6.0
2 梁宜武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15 21 3.0 4.0
3 唐闽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35 59 4.0 5.0
4 于丁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25 61 5.0 5.0
5 王宪德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26 77 4.0 8.0
6 丁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品科 22 96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血酶原
血药浓度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05
13-1209/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3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2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