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Si/Al/Si三层薄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和能量散射X射线能谱(EDS)结果表明,该薄膜总厚度约为4.0 μm,循环100周后体积膨胀率为225%.在1.5~0.005 V(vs.Li+/Li)和0.1 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前5周衰减较快,而后趋于平缓.首次放锂量为0.88 mA·h/cm2,循环5周后,放锂量为0.71 mA·h/cm2,100周后的放锂量仍能保持在0.61 mA·h/cm2.研究结果表明,Al的加入有效地抑制了Si膜的体积膨胀,使之具有良好的循环寿命.交流阻抗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极化电阻首先从46.9 Ω·cm2(第1周)降低到36.2 Ω·cm2(第50周),而后又升高到47.3 Ω·cm2(第100周).Al的加入提高了Si膜的导电性,有效地降低了其极化电阻,改善了Si膜的电压滞后现象.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碳素材料
锡基材料
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
锂离子
电池
材料
锂离子电池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磷酸钛锂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磷酸钛锂
负极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态Si/Al/Si薄膜负极材料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磁控溅射 Si/Al/Si薄膜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3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8.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化滨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29 204 9.0 13.0
2 周作祥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31 290 11.0 15.0
3 张宏芳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3 46 3.0 3.0
4 伏萍萍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3 46 3.0 3.0
5 宋英杰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3 46 3.0 3.0
6 吴孟涛 3 46 3.0 3.0
7 黄来和 3 4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磁控溅射
Si/Al/Si薄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