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设计的2个水沙系统,分析了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下游河道减淤及潼关高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下游河道具有明显减淤作用,减淤比为26.4%~18.3%;②北洛河改道入黄可以降低渭河下游中常洪水的水位,流量为200 m3/s及6 000 m3/s的水位较现状分别平均少上升0.23~0.18 m和0.15~0.12 m;③北洛河改道入黄对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具有增淤作用,但是影响幅度较小;④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潼关高程下降有利有弊,利大于弊;⑤由于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来水和来沙较北洛河大,因此北洛河改道人黄后的前几年可能会造成黄河倒灌北洛河入黄口.
推荐文章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
河流改道
渭河口
入黄口
冲淤变化
北洛河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黄、渭、洛河汇流区影响分析
北洛河改道
水沙特性
汇流区影响
渭河口改道对潼关高程的影响
改道
入流角
潼关高程
渭河口
黄河潼关站洪水组合对渭河北洛河的影响
黄河洪水
渭河
倒灌
北洛河
高含沙水流
淤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及潼关高程的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渭河下游 潼关高程 改道 北洛河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泥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P333
字数 2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08.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丽 16 75 5.0 8.0
2 姜乃迁 39 247 8.0 14.0
3 梁国亭 17 128 7.0 11.0
4 卢冬梅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学模型
渭河下游
潼关高程
改道
北洛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