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豆重迎茬障碍研究已开展多年,但同一土壤类型不同地势对大豆重迎茬障碍的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这一问题,选择丘陵区(岗地)、平原区(平地)和低湿区(洼地)进行大豆正茬、迎茬和重茬试验,在大豆生育期调查生长发育和产量.结果显示:低湿区和平原区3种茬口大豆出苗率、株高、根瘤鲜重、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均明显高于丘陵区,低湿区大豆生育后期植株干重和面积指数稍高于平原区,3种地势大豆各项生育指标均表现为正茬>迎茬>重茬.总体上低湿区产量最高,其次是平原区,丘陵区产量最低,并且低湿区重迎茬减产幅度较小,丘陵区减产幅度最大.所以,干旱年份丘陵区大豆重迎茬障碍大于平原区大于低湿区.
推荐文章
东北黑土区重迎茬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大豆
重茬
迎茬
地势
病虫害
大豆重迎茬研究进展
重迎茬
大豆
土壤环境
化感作用
土壤微生物
不同生态条件重迎茬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大豆
重迎茬
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地势对大豆重迎茬障碍的影响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豆 重迎茬 地势 生长发育 产量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1
字数 35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凤娟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0 204 8.0 13.0
2 许艳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157 2227 26.0 37.0
3 孙玉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4 29 2.0 4.0
4 李春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91 1017 19.0 28.0
5 韩新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7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豆
重迎茬
地势
生长发育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