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不同途径移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分离、扩增骨髓MSC,体外诱导向肝系细胞分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系细胞标志,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清洁级Wistar大鼠120只,其中114只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实验组),另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8周内自然死亡12只,将剩余96只根据三种移植途径及体质量分层随机均分为门静脉移植实验组、门静脉移植对照组、脾脏移植实验组、脾脏移植对照组、尾静脉移植实验组和尾静脉移植对照组,各移植实验组移植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诱导分化14 d的MSC,观察移植后细胞的迁徙、定位,血清肝功能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及移植效果.结果 诱导后第7、14天均检测到甲胎蛋白(AFP)mRNA表达,第14、21天检测到白蛋白(ALB)mRNA、兔抗鼠细胞角蛋白18(CK18)和肝细胞抗原表达.诱导后MSC胞体增大,胞质中含有较多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糖原颗粒等.各移植实验组大鼠均发现DAPI标记细胞且丙氨酸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变程度均较其移植对照组改善,以脾内移植途径更为显著[(98.13±8.22)U/L比(145.85±15.88)U/L,P<0.05].结论 诱导分化的骨髓MSC通过三种移植途径均对慢性肝损伤具有修复作用,且脾内移植优于门静脉及尾静脉移植.
推荐文章
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化
5-氮杂胞苷
BMP12诱导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腱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BMP12
定向分化
基因转染
腱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心肌细胞
体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途径移植治疗慢性肝损伤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疾病 间充质于细胞 细胞移植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40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0254-1432.200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祥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78 375 10.0 16.0
2 孙艳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 38 223 7.0 14.0
3 迟宝荣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179 1335 19.0 27.0
4 孔德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8 79 3.0 8.0
5 陈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5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疾病
间充质于细胞
细胞移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杂志
月刊
0254-1432
31-1367/R
16开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4-29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777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