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出现单侧脑梗塞症状体征、起病时间在20h内患者对疑拟脑梗塞缺血病灶进行动态CT扫描,选取可疑病灶及对侧相应位置进行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绘制,记录曲线峰值(H)、曲线峰值出现时间(T)、曲线下面积(S)及计算它们的差ΔH、ΔT、ΔS值,比较两侧有无差异,随访分析影响预后的征象和参数.结果 50例患者中,44例H值低于对侧(P<0.01);39例T值迟于对侧(P<0.01);41例S值小于对侧(P<0.01).随访至病情稳定,预后好23例,一般17例,差10例,三者ΔH、ΔT、Δ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对早期脑梗塞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有助于估计患者的预后.
推荐文章
超急性脑梗塞的CT诊断
超急性脑梗塞
CT检查
超急性期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与MR对照研究
X线断面成像
磁共振(MR)
超急性期
脑梗塞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超急性期
脑梗塞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肿瘤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急性期脑梗塞动态增强CT扫描研究
来源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3.33|R445.3
字数 2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817.2008.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5817
45-1085/R
大16开
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2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71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