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人工模拟干旱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美国引种培育的岩榆、南方岩榆和国产白榆1 a生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同时调查水分胁迫后期幼苗的存活率.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初期,3种榆树幼苗的叶片RWC、质膜透性、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增加趋势;水分胁迫中期(第24天)白榆、南方岩榆的叶绿素总量呈现最大值,后开始缓慢下降,而岩榆仍继续上升至第30天后才开始下降,但各种幼苗叶片叶绿素a/b均增加.自然干旱初中期的RWC下降缓慢,后期失水迅速,白榆失水速率明显快于岩榆、南方岩榆.水分胁迫后期白榆叶片出现萎蔫,叶缘叶尖枯黄均早于南方岩榆、岩榆,萎蔫枯黄总数也最多,其次分别是南方岩榆、岩榆.因此,岩榆最耐干旱,南方岩榆次之,白榆较不耐旱.
推荐文章
NaCl胁迫对3种榆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榆树种源
盐胁迫
耐盐性
电导率
扁桃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扁桃
水分胁迫
生长
净光合速率
渗透调节
不同种源马尾松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植物学
马尾松
种源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榆树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来源期刊 林业科技开发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岩榆 南方岩榆 白榆 水分胁迫 抗旱性 生理特性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
字数 31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01.200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金池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92 4588 33.0 50.0
2 夏尚光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8 165 6.0 8.0
3 梁淑英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5 8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岩榆
南方岩榆
白榆
水分胁迫
抗旱性
生理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工程学报
双月刊
2096-1359
32-1862/S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内
28-10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8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07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