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我国玉米新病害--鞘腐病病原菌[Fusarium proliferatum(Mats.)Nirenberg]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8℃.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为5~6;大、小两型分生孢子的萌发适温均为25~30℃.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10~12 d后可产生厚垣孢子.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以蔗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乳糖为佳;淀粉、山梨糖次之.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钾为病菌生长的良好氮源.但病菌对氮源的利用远不及碳源.适宜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为Richard's、PDA、PSA、玉米粉和燕麦片培养基.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颜色、菌丝疏密程度差异明显,颜色从白、灰白、乳黄到淡紫.
推荐文章
广西崇左市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甘蔗梢腐病
轮枝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广西崇左市
重庆市白术根腐病发生危害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白术根腐病
发生危害
尖孢镰刀菌
生物学特性
扁桃流胶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扁桃流胶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甘肃省党参菌核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党参
菌核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鞘腐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鞘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31
字数 3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秀德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6 745 14.0 23.0
2 姜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60 644 14.0 22.0
3 王丽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44 310 10.0 15.0
4 胡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0 143 8.0 10.0
5 徐婧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5 91 6.0 8.0
6 赵扬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鞘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