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长臂2区3带(1q23-24)免疫球蛋白受体ⅡB和ⅢA基因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人类1q23区域FcγRⅡB和ⅢA基因多态性,采用家系内关联性分析(FBAT),对95个中国汉族SL核心家系的FcγRⅡB和ⅢA基因中13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析,SLE诊断采用1997年美国风湿学所修定的标准.结果 单位点SNP遗传关联性分析,在FcγRⅡB基因中只有rs10917661和rs1050501,在FcγRⅢA基因中只有rs403016和rs428888与SLE存在遗传易感性;而且单倍型分析结果 显示:分别在FcγRⅡB中50Ter-225Thr及FcγRⅢA中72Arg-118Asn两个单倍型与SLE遗传易感性有关,但在两个基因中没有发现有意义的单倍型.结论 在中国汉族SLE家系中存在FcγRⅡB和FcγRⅢA基因与SLE有遗传关联的单倍型;同时两个基因在SLE的发病中可能独立地发挥遗传易感作用.
推荐文章
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与IL-2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22受体
基因多态性
狼疮肾炎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江苏淮安地区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
基因多态性
PXK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受体ⅡB和ⅢA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受体,聚合免疫球蛋白 多态性,单核苷酸 红斑狼疮,系统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7-20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93.242|R394.5|R394.25|R363.25
字数 3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8.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 201 1464 17.0 25.0
2 潘发明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20 959 17.0 22.0
3 李向培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科 143 598 11.0 13.0
4 张克春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8 58 4.0 7.0
5 陈红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45 161 6.0 10.0
6 夏果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0 119 6.0 10.0
7 廖芳芳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13 147 5.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体,聚合免疫球蛋白
多态性,单核苷酸
红斑狼疮,系统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