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大鼠脑缺血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穴位对照组、非穴位对照组,每组10只.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观察大鼠神经病学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和脑梗死面积.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病学症状,延长被动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显著缩小脑梗死面积,疗效明显优于穴位对照组和非穴位对照组.结论:针剌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具有明显的穴位特异性.
推荐文章
ST-1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大脑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
氧自由基
尼莫地平
大鼠
电针介导eNOS促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骨髓EPCs动员至外周血的机制研究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
内皮祖细胞
电针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地黄饮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地黄饮子
局灶性脑缺血
TTC染色法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D20的表达
局灶性脑缺血
抗原,CD20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治疗 穴位特异性 大鼠
年,卷(期) 2008,(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28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08.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军铭 83 331 10.0 14.0
2 王军 62 837 15.0 27.0
3 贾士奇 17 192 9.0 13.0
4 王玉升 17 443 9.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局灶性脑缺血/治疗
穴位特异性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yc.hncj.edu.cn/gzzd/gzzd56.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