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和普通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176株F2群体分析24个穗部和穗颈维管束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结果显示,共检测到37个QTL,它们分布在水稻的第1、2、3、4、5、6、7,8,9和12号染色体上,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在11.0%-65.0%之间,其中大于20%的有15个.这些QTL,分别在第3、4、6、9和12号染色体上.以6个QTL簇(QCR)的形式存在.QCR-3和QCR-12控制穗部和穗颈维管束性状,QCR-4a、QCR-4b、QCR-6和QCR-9控制穗部性状.在这些区域已经定位了多个控制穗部性状的QTL,说明紧密连锁或成簇分布是穗颈维管束性状和穗部性状高度相关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推荐文章
水稻穗颈维管束和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水稻
双单倍体群体
穗颈维管束
遗传力
基因互作
籼粳交超级稻甬优538的穗部特征及籽粒灌浆特性
不同类型品种
甬优538
穗部特征
籽粒灌浆
不同穗型超级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
超级稻
籽粒灌浆
产量
生理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穗部和穗颈维管束性状的QTL剖析
来源期刊 植物生理学通讯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超级稻 穗部性状 穗颈维管束性状 QTL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7-9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7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25)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级稻
穗部性状
穗颈维管束性状
QT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生理学报
月刊
2095-1108
31-2055/Q
大16开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4-267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4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05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