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隐性失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恢复影响很大,尤其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的下降往往与预期的结果相差很远.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1-03/2005-05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同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65~77岁.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24 h 补液总量不超过2 000 mL,参与者对试验知情同意.②试验方法:4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32例在术中和术后输入异体库存血.所有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均在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未输血.术前及术后二三天均进行血常规检查,记录红细胞比容.术前计算出所有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30 kg/m2 为非肥胖组,体质量指数>30 kg/m2 为肥胖组.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质量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比容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即得隐性失血.③试验评估:观察两组术后显性和隐性失血的相关情况.结果:纳入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3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平均为1 520 mL,隐性失血为482 mL,占总量的32%.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患者的实际失血总量平均为1 508 mL,隐性失血为776 mL,占总量的52%.两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②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①全膝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远较全髋关节置换术高,且使用引流血回输仍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循环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②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可帮助关节置换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利于术后开展早期关节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