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全市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02年和2006年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数分别为1423例和765例,发病率分别为20.14/10万和10.19/10万,2002年广州市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均有病例报告,而2006年疫情仅涉及9个区(县级市).两年疫情相同点在于在本地疫情发生前均先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报告病例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均在8-9月份;临床特征多以典型病例为主;两年疫情均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但基因测序结果 表明两者并非同源.2002年BI指数明显高于2006同期,两年BI指数变化趋势均与病例发生趋势一致,但均与气温和降雨相关程度不明显;2006年疫情的显著特征在于首次在既往无疫情的从化市出现暴发疫情,首次在12月份仍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历年最迟.结论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较2006年发病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两年均以输入性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推荐文章
2002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分析
登革热
临床特征
多脏器损害
2000-2004年广州市登革热血清学和病原学分析
登革热
抗体
分离鉴定
登革病毒
2002-2006年西昌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比较分析
来源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8
字数 3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039.2008.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雷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66 541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9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8(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9(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登革热
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预防医学
双月刊
1671-5039
44-1550/R
大16开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1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81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