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214例确诊为PAR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中药组各107例,针刺组采用补脾益肺,散风祛邪,宣通鼻窍的原则治疗,取穴足三里、迎香、印堂、合谷等;中药组口服辛芩颗粒.治疗24天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组随机抽取的30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4/IFN-γ、IgE和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EC)百分比进行测定、分析和比较.结果 近期临床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9%,中药组为74.8%;远期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80%,中药组为55%.针刺可通过调节IL-4、IFN-γ水平,调整IL-4/IFN-γ平衡,抑制血清中IgE水平,降低EC百分比.结论 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推荐文章
电针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针刺方法
针药并用
玉屏风散加减方联合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50例
变应性鼻炎/中医药疗法
玉屏风散/治疗运用
针刺/治疗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14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针刺治疗 疗效评价 作用机理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针灸推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3-9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1668.2008.10.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针刺治疗
疗效评价
作用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