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赤水凹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以区域石油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层、沉积特征,并着重从气源岩、储层、生储盖组合及成藏因素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赤水凹陷及邻区中浅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条件,指出该区下侏罗统、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烃源岩虽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志留系龙马溪组及二叠系龙潭组二者才是构成该区的主要气源;须二、须四及下沙溪庙气藏具有"多期运移聚集,喜马拉雅期调整改造并最终成藏"的特点,为"古生新储"及"下生上储"型海相、陆相混源气藏;提出官渡-天堂坝及宝元-雪柏坪区带位于有利的天然气聚集带上,是赤水及邻区实施"上下一体、海陆兼顾、立体勘探"的有利区带.
推荐文章
赤水陆相碎屑岩天然气的成藏机理
陆相碎屑岩
含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贵州赤水
碎屑岩盆地天然气成藏及分布序列
非常规天然气
气藏形成
类型
机理
序列
碎屑岩盆地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主控因素
南堡凹陷
天然气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热演化
生储盖组合
包裹体
油气藏保存条件
勘探有利区域
南堡凹陷天然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天然气
聚集
南堡凹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水凹陷浅层碎屑岩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中浅层 赤水地区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5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000-2634.2008.03.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刚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4 16 3.0 4.0
5 夏斌 1 5 1.0 1.0
6 王良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 5 1.0 1.0
7 胡东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潜力
中浅层
赤水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