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a(Ⅱ)-AgNbO3光催化剂,并运用XRD、FT-IR、DRS、XPS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分析.实验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在紫外光下考察Cu(Ⅱ)掺杂对AgNbO3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分析显示,掺杂Cu(Ⅱ)后AgNbO3晶型及表面形貌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可见光区的吸光度得到有效提高.光催化脱色结果表明,当Cu(Ⅱ)的掺杂量为2%(质量比),热处理温度为300℃,催化剂用量为1 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7.15时,Cu(Ⅱ)-AgNbO3紫外光催化亚甲基蓝脱色的效果最好,3 h后,亚甲基蓝脱色率可达97.1%.
推荐文章
球形花状结构氧化锡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氧化锡
球形花状结构
光催化
亚甲基蓝
AgNb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甲基橙降解活性
固相法
AgNbO3/石墨烯纳米材料
可见光催化
降解
甲基橙
直接耐晒蓝的光催化氧化脱色研究
光催化氧化
溶胶-凝胶-浸渍法
复合光催化剂
直接耐晒蓝
WO3/N-TiO2异质节可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TiO2
N掺杂
WO3
异质节
光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Ⅱ)-AgNbO3紫外光催化亚甲基蓝脱色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AgNbO3 光催化 Cu(Ⅱ) 紫外光 亚甲基蓝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9-6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91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永胜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90 1742 21.0 32.0
2 李华明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9 245 9.0 12.0
3 许晖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18 47 5.0 6.0
4 顾正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5 2.0 3.0
8 黎炜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5 2.0 2.0
12 舒火明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32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gNbO3
光催化
Cu(Ⅱ)
紫外光
亚甲基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