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牙周膜牵张成骨动物模型,观察牵引后实验动物移动牙牙髓中IL-8表达的变化,并从这一角度探讨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 本地健康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实验组.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前磨牙,并于其远中牙槽中隔进行减阻处理,以单根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移动牙,双根的第三前磨牙作为支抗牙,实验组动物通过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并分别在加力4 W及加力后保持1 W、2 W、4 W时结束实验,局麻下拔除移动牙,取出牙髓组织标本,用ELISA夹心法测定每组移动牙牙髓中IL-8的含量及其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加力4 W后(A组),实验犬移动牙牙髓中IL-8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力停止1 W后(B组),IL-8含量略有下降.加力停止2 W后(C组),IL-8含量显著降低至(3.5523±0.3313)pg/mg,与加力4 W组(A组)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加力停止4 W后(D组)IL-8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E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实验采用拔牙间隔骨实施微小减阻措施及持续快速牵张的方法,使牙齿移动速度得到较显著的提高,IL-8含量的变化也提示未出现牙髓组织坏死、发生不可逆性炎症等副作用.证实牙周膜可以快速牵张成骨,加快牙齿移动速度,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临床正畸移动牙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