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刈割后植株再生速度、茎叶比、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品种第一次与第二次刈割的再生植株株高均按直线增长,再生速度大小因品种而异,并随着苜蓿的生长发育进程推进,品种之间的差异愈加显著;品种间分枝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第二次刈割后朝阳苜蓿分枝数增长速度最快,敖汉苜蓿分枝数增长最慢;两次刈割后,Vector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57.42g/株,第二次刈割时Runer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为31.97 g/株;从再生速度、分枝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综合评价,在呼和浩特地区,8个供试品种中以Vector、Runer和朝阳苜蓿生育性状表现较好.皇后B和Hagrazer在两次刈割中均能获得较高产量,在当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推荐文章
播期和播前刈割对羊草草甸中紫花苜蓿建植的影响
草地改良
紫花苜蓿
补播
土壤水分
竞争
刈割次数对紫花苜蓿镉吸收影响及生理响应
紫花苜蓿
刈割
Cd吸收
植物修复
生理变化
刈割后追肥对建植当年紫花苜蓿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紫花苜蓿
刈割后追肥
建植当年
饲草生产
刈割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刈割
刈割时间
刈割次数
紫花苜蓿
产量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刈割次数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再生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耕作与栽培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刈割次数 再生特性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
字数 43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2239.2008.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景辉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30 3294 28.0 45.0
2 刘瑞芳 5 63 4.0 5.0
3 庞云 6 39 3.0 6.0
4 焦立新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0 350 10.0 18.0
5 郭顺美 3 8 2.0 2.0
6 张秀珍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4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花苜蓿
刈割次数
再生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耕作与栽培
双月刊
1008-2239
52-1065/S
大16开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66-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