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方法-双色荧光正相杂交芯片技术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基于芯片的双色荧光正相杂交检测SNP技术,进行芯片杂交动力学研究,考察信号值(Cy3,Cy5)和ratio值(Cy5/Cy3)与PCR产物点样浓度、PCB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对SNP分型的影响.结果 采用正反标记实验后,Ratio值随着PCR产物点样浓度的增加呈稳定趋势;PCR双链产物长度对信号值影响比较大,点样时其长度不宜太长,最好不超过450 bp;随荧光标记探针长度的增加,基因分型能力明显下降,长度为15 bp最佳,长度超过20 bp时,已基本没有区分能力.结论 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是双色荧光正相杂交SNP分型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并采用正反标记实验,可以取得稳定、准确的基因分型效果.为进一步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研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60Co辐射对SX1近交系小鼠和昆明种小鼠毒性的比较
SX1近交系小鼠
昆明种小鼠
辐射毒性
Southern杂交方法用于近交系小鼠H-2基因检测
Southern杂交
H-2基因
近交系
小鼠
微卫星DNA监控近交系小鼠的重组近交系培育研究
微卫星重复
小鼠,近交系
重组,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交系小鼠双色荧光正相杂交芯片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芯片 双色荧光杂交 小鼠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插4-,插5
页数 8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4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08.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伟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60 330 12.0 15.0
2 汤球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80 504 12.0 18.0
3 崔淑芳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74 467 11.0 18.0
4 余琛琳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64 316 9.0 13.0
5 瞿秀华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12 1.0 2.0
6 阚广捍 3 16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核苷酸多态性
芯片
双色荧光杂交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