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脊髓损伤后发生脊髓空洞症病例,MRI重点观察脊髓及其空洞的形态和信号特征.结果 31例患者累及脊髓颈段11例、颈胸段6例、胸段4例、胸腰段5例、全脊髓5例、延髓5例、脑桥1例.T1加权像为脑脊液样低信号;T2加权像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23例患者可见脊髓、蛛网膜、硬脊膜粘连、外伤后栓系改变.结论 MRI不但能反映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特点,还能描述蛛网膜硬脊膜粘连范围、程度,对指导手术有益.
推荐文章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及诊断标准的探讨
脊髓损伤
脊髓空洞症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表现(附11例分析)
脊髓损伤
脊髓空洞
创伤后
磁共振成像
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发病机理
治疗
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脊髓空洞症
显微外科手术
空洞切开术
减压术,外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的MRI诊断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 脊髓损伤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2-723,封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4.4
字数 3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9771.2008.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振波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3 5 1.0 2.0
3 徐建民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9 86 5.0 9.0
5 孙进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5 11 2.0 3.0
7 孟存方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髓损伤
创伤后脊髓空洞症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月刊
1006-9771
11-3759/R
大16开
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号
82-3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715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