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重新观察了四川自贡晚侏罗世上沙溪庙组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化石材料清楚地显示了巨棘龙体被鳞片.这些鳞片总体镶嵌排列成网状.大多数鳞片呈五边形,少数呈四边形或六边形.鳞片之间以沟缝相接.小鳞片中散布有少量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大鳞片,每枚大鳞片被13~14枚鳞片所环绕.鳞片表面粗糙,不存在"瘤状小突",有条索状隆突.条索状隆突可降低环境光线造成的眩光,降低鳞片表面整体亮度水平.据原始埋藏的位置和鳞片的分布推测.四川巨棘龙皮肤印痕化石的身体位置可能为前肢的肘关节及其邻近的上臂、体侧的皮肤.
推荐文章
四川犍为晚侏罗世一新的肉食龙类
四川犍为
上沙溪庙组
晚侏罗世
肉食龙类
云南首次发现晚侏罗世马门溪龙化石
侏罗系
云南马门溪龙
云南禄丰川街
四川自贡中侏罗世峨眉龙一新种
四川自贡大山铺
中侏罗世
蜥脚类
峨眉龙
四川简阳晚侏罗世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属
蓬莱镇组
四川简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自贡地区晚侏罗世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新观察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 巨棘龙 上沙溪庙组 晚侏罗世 四川自贡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9-10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34.52|Q915.86
字数 3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邢立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72 7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8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剑龙类皮肤印痕化石
巨棘龙
上沙溪庙组
晚侏罗世
四川自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