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益肾生血饮治疗肾性贫血对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9例肾性贫血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连续8周,同时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取血测sTfR血清浓度,并行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显微图像分析和铁染色、部分骨髓标本行电镜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分别取血测RBC、Hb、HCT、Ret%和SI、SF水平;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形态学变化,并对骨髓增生情况、sTfR、E%、各类幼红细胞比率、G/E、外铁、铁粒幼细胞百分数等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1)患者在治疗后2周Ret%、RBC、Hb、HCT等开始上升,8周时比用药前有显著增高(P<0.01),总有效率89.85%.(2)治疗前骨髓显微图像4例(8%)示骨髓增生减低,可见棘细胞和环状红细胞,电镜下可见中幼红细胞核周间隙增宽,晚幼红细胞的胞膜厚薄不均匀;治疗后骨髓红系增生较治疗前明显活跃,各类幼红细胞比率及E%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晚幼红增生最为明显.(3)治疗后sTfR显著升高,而其他铁指标均明显降低.结论:(1)对慢性肾脏疾病3~5期的患者给予益肾生血饮治疗可有效地刺激骨髓红系增生,该中药合剂可以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2)用益肾生血饮治疗后红细胞形态有明显改善.(3)sTfR作为一种新的铁参数,它不仅准确地反映机体铁贮存状况,而且也反映机体骨髓红细胞的增殖活性.
推荐文章
肾性贫血红细胞参数与血清铁测定分析与临床意义
肾性贫血
红细胞
血清铁
参数
分析
肾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观察
肾性贫血
异型红细胞
溶血
外源性EPO治疗肾性贫血患者相关红细胞参数研究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肾性贫血
红细胞相关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肾生血饮对肾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系及铁代谢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红细胞系 铁代谢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短篇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
字数 43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587X.2008.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香玲 潍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56 203 8.0 12.0
2 刘江月 潍坊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46 204 9.0 12.0
3 肖海龙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2 0 0.0 0.0
4 王海英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内三科 26 99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性贫血
中医药疗法
红细胞系
铁代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月刊
1009-587X
14-1277/R
大16开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22-26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99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