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培养从大鼠管状骨中提取的骨髓细胞5 d后,将细胞分成脂多糖(LPS)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对照组),48 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 培养的大鼠骨髓细胞具有树突状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培养7 d后,对照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13%和29.1%,LPS刺激组MHC-Ⅱ、CD80表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和73.5%;LPS刺激组IL-6和IL-12含量高于未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DC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成熟的方法;在分化成熟过程中,DC在表型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上均发生了变化.
推荐文章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多向分化
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树突细胞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培养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鼠 树突状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7-359,封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11
字数 26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399.200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卫昌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362 1571 16.0 25.0
2 黄小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38 129 6.0 8.0
3 高楠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26 151 6.0 12.0
4 叶建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36 175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树突状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