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 细胞病理学方法在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方面具有准确、方便、经济的特点,具有应用于子宫内膜痛筛查的潜在价值,但是只有当目标人群中具有较高的癌前病变检出率时,筛查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本研究旨在了解到医疗保健机构就诊及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子宫内膜细胞学类型检出情况,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目标人群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到妇科门诊就诊及来源于常规妇科检查或更年期门诊的1 770名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子宫内膜细胞并采用细胞病理学方法判断子宫内膜细胞学类型,描述40岁以下、40~49岁、50~59岁、60~69岁年龄组子宫内膜各种细胞学类型所占比例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年龄及其他因素与细胞学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募集到1903名受检者,1770(93.0%)名经过内膜细胞取材、涂片、染色、阅片等操作后成功获得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其中正常子宫内膜占81.8%(1448/1770),内膜炎2.7%(48/1770),单纯增生9.0%(159/1770),不典型增生6.3%(112/1770),内膜癌0.2%(3/1770).40岁以下年龄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所占比例为2.4%,40~49岁、50~59岁、60~69岁以及69岁以上年龄组不典型增生所占比例分别为6.7%、9.1%、8.3%和8.0%.50岁以下年龄组未发现子宫内膜癌(P<0.001).控制地区和BMI因素的影响后,40~49岁、50~59岁、60~69岁年龄组细胞学类型为不典型增生的概率分别是40岁以下年龄组的2.9倍(95%CI:1.5~5.7)、3.6倍(95%CI:1.9~6.8)和3.7倍(95%CI:1.1~12.3).结论: 40岁及以上年龄组子宫内膜细胞学类型为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的比例高于40岁以下者.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细胞学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液基细胞学联合组织学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子宫内膜癌
组织学诊断
液基细胞学
子宫内膜采集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子宫内膜细胞学类型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细胞学 年龄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R730.231|R737.33
字数 51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639.2008.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辉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 56 402 11.0 18.0
2 李竹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 75 1105 16.0 31.0
3 廖秦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266 3417 33.0 48.0
4 孙耘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34 216 9.0 12.0
5 王晓蓉 2 6 1.0 2.0
6 何民富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 2 14 1.0 2.0
10 吴秀英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细胞学
年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癌症杂志
月刊
1007-3639
31-1727/R
大16开
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4-57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