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1)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2)能否通过其配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的激活防治前列腺炎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吡格列酮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RT-PCR对各组PPAR-γ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NF-κ B,IL-1β和TNF-α的表达变化,衡量吡格列酮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防治作用.结果 (1)PPAR-γ在正常SD大鼠中几乎没有表达,而在前列腺炎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强.(2)吡格列酮能够有效减轻前列腺炎症的发展,并使NFκB,IL-1β和TNF-α表达下降.结论 PPAR-γ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炎的发病过程,且其激动剂能够有效减轻炎症程度,可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综合治疗
物理疗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再认识
慢性前列腺炎
非细菌性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再认识
清前方对实验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清前方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角叉菜胶
舍尼通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PAR-γ配体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PPAR γ 前列腺炎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7.33
字数 3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48.2008.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唯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128 755 13.0 20.0
2 刘颖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2 184 9.0 12.0
3 谭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 38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PAR γ
前列腺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男科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848
31-1762/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4-48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