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大荔县地下水的采样调查,查明了高F水的分布、形成和富集规律.从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几个方面对高F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荔县高F地下水的分布、形成和富集受地质地貌、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的控制,是以上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治理措施,为解决大荔县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我国地下水质量分布特征浅析
地下水质量
综合评价
区域分布特征
水质污染
Pu(Ⅳ)在高盐度花岗岩地下水中的形态分布特征
Pu (Ⅳ)
形态分布
高盐度地下水
花岗岩
核素迁移
塔城盆地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及成因
塔城盆地
地下水
硝态氮
亚硝态氮
氨氮
氮元素污染
德州地区地下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德州地区
地下水
总磷
正磷酸盐
溶解性总磷
溶解性正磷酸盐
空间分布
来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大荔高F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陕西大荔 高F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8,(8)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2-1195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41.3
字数 3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52.2008.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瑞平 26 447 11.0 21.0
2 赵阿宁 14 231 7.0 14.0
3 朱桦 4 18 3.0 4.0
4 杨炳超 5 24 3.0 4.0
5 柯海玲 19 370 11.0 19.0
6 乔冈 20 283 8.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陕西大荔
高F水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