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 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呈现缓慢下降或趋于稳定的趋势.除15℃下最大瞬时增长率(1.36 d-1)出现在中食物浓度组外,20℃(1.51 d-1)、25℃(1.39 d-1)、30℃(0.69 d-1)下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均出现在高食物浓度组.(2)相同温度下,食物浓度与大型溞最大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相同食物浓度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产幼溞时间(5~21d)和到达最大种群密度的时间(15~29d)缩短,首次抱卵时的体长(1.75~2.67 mm)减少.(4)在较低的温度和中食物浓度组下,大型溞产生了较多的休眠卵或卵鞍(15℃:(16.7±2.5) ind. 和20℃:(18.3±3.8) ind.);30℃下没有出现休眠卵或卵鞍.除15℃、中食物浓度组外,其它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实验25d后,雄体密度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0℃:p<0.05;15~25℃:p<0.01).(5)本研究结果暗示大型溞休眠卵的形成受温度、食物浓度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且较低的温度是大型溞休眠卵形成的主要诱因.
推荐文章
温度和种间竞争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大型溞
老年低额溞
种间竞争
雄体
卵鞍
温度对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发头裸腹潘
温度
种群动态
卵鞍
雄体
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潘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发头裸腹溞
食用藻密度
种群动态
雄体
卵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大型溞 种群密度 雄性 休眠卵
年,卷(期) 200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68-4276
页数 9页 分类号 Q142|Q178|Q95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8.09.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道贵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29 328 13.0 17.0
3 孟琼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4 80 4.0 4.0
7 封妮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3 63 3.0 3.0
10 肖琴琴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2 47 2.0 2.0
11 殷四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 1 3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6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型溞
种群密度
雄性
休眠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