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眼前节分析系统(OCULYZER)和A超测厚仪(A超)对测量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OCULYZER和A超同时测量67例(134只眼)单纯屈光不正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用SPSS10.0和EXCEL表格统计分析两种不同测量方法 间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同时比较了每组数据中不同眼别、性别和戴角膜接触镜时间CCT间的差异.结果 对OCULYZER和A超测量134只眼角膜中央厚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CCT均值分别为(534.99±28.66)μm、(535.10±29.22)μm,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数据中不同眼别、性别之间CCT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戴角膜接触镜时间的长短与CCT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OCULYZER在角膜中央厚度测量方面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A超测厚无显著性差异.OCULYZER非接触性检查仪器在角膜屈光手术等角膜中央厚度测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
超声角膜测厚仪
中央角膜厚度
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比较研究
Oculyzer眼前节分析系统
超声角膜测厚仪
中央角膜厚度
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与超声测厚仪测量角膜厚度比较
Orbscan眼前节分析系统
超声角膜测厚
角膜厚度测量
对比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眼前节分析系统和A超测厚仪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测量结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临床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OCULYZER 超声测厚法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54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23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22.2008.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伟云 98 933 16.0 25.0
2 高华 28 87 5.0 7.0
3 刘明娜 8 27 4.0 5.0
4 高彦 5 21 3.0 4.0
5 高美丽 1 0 0.0 0.0
6 张涛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央角膜厚度
OCULYZER
超声测厚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眼科杂志
双月刊
1006-8422
34-1149/R
16开
安徽合肥市绩溪路218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内
26-110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6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