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分析,解决由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少、位置深在造成的计数困难,为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可塑性研究提供有效可靠城的计数方法.方法 取小鼠耳蜗基底膜,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对突触前RIBEYE和突触后膜GluR2&3进行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光学连续切片,每个荧光色对代表一个突触的存在.使用3ds max进行三维建模,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结果 耳蜗基底膜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显示清晰,每个内毛细胞的带状突触数量为(16.10±1.03)个.结论 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连续切片,3ds max三维建模所得的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准确,方法简单可行,是一种对内毛细胞带状突触进行计数的可靠方法.
推荐文章
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的反应特性
庆大霉素
耳蜗
内毛细胞突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时空上的改变
老年性聋
C57小鼠
耳蜗带状突触
RIBEYE/CtBP2
内毛细胞
中-低强度噪声暴露对耳蜗带状突触的影响
噪声性听力损失
暂时性阈移
耳蜗带状突触
隐匿性听力损失
中-低强度噪声
C57BL/6J小鼠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的免疫学标记观察及其意义
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
RIBEYE/Ctbp2
免疫标记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维建模方法分析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
来源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毛细咆 带状突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建模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0-58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
字数 22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4646.2008.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建 中国医科大学实验技术中心 21 90 6.0 8.0
2 姜学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198 751 12.0 16.0
3 任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70 321 9.0 13.0
4 李姝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5 25 3.0 5.0
5 柳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12 4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毛细咆
带状突触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建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0258-4646
21-1227/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8-17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49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