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2,2,3,3-tetraphenyl-4,4-bisthienylsilole(TPBTSi)作为发光材料,采用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双层器件ITO/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TPBTSi/Mg:Ag;在此基础上,利用N'-diphenyl-N,N'-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以TPBTSi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PBTSi/A1q3/Mg:Ag的三层有机发光器件,结果表明,与双层器件相比,三层器件的发光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发光光谱谱峰位于516 nm处,即TPBTSi的特征光谱,CIE坐标为(0.275,0.448),且不随电压的改变而变化,在15 V的驱动电压下,器件的最大亮度和流明效率分别为7032 cd/m2和0.79 hm/W.
推荐文章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设计
稀土
有机配合物
电致发光
器件结构
载流子传输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可溶性聚合物薄膜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
电致发光
聚合物
能级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PBTSi配合物的绿色有机发光器件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Alq3 绿色 有机发光二极管 TPBTSi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8-6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383
字数 17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08.04.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318 2024 18.0 25.0
2 黎威志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36 218 9.0 12.0
3 于军胜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72 436 10.0 15.0
4 李璐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175 9.0 11.0
5 娄双玲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80 6.0 8.0
6 李青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81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Alq3
绿色
有机发光二极管
TPBTSi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