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一根无粘结预应力简支梁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梁的固有频率随着预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这与 Clough 提出的轴力作用下各向同性材料梁的理论分析结果相反.其原因是传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将混凝土视为各向同性、均质的线弹性材料.但是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和检测,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具有相对高的计算精度.为此该文从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入手,将预应力混凝土梁看作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梁,采用正交异性的线弹性本构模型进行分析,将复合材料梁的刚度视为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与预应力筋等效刚度之和,然后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频率与预应力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利用该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对 Saiidi 等人的试验梁进行了分析对比,其计算结果与其试验值也符合较好.
推荐文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爆炸力学
抗冲击性能
试验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梁
动力特性
落锤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试验与理论研究
双预应力
施工工艺
静载性能
锚固
基于施工组合缺陷的预应力箱梁试验研究
静载破坏试验
极限承载力
预应力混凝土
箱梁
大比例模型试验
施工组合缺陷
预应力UHPC加固RC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超高性能混凝土
RC梁
加固
预应力
抗弯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正交异性材料的预应力梁频率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工程力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预应力 试验 固有频率 正交异性材料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学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78.1|TU317+.1
字数 43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耀庭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79 1007 16.0 29.0
2 李瑞鸽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13 173 7.0 13.0
6 邹冰川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3 3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预应力混凝土梁
预应力
试验
固有频率
正交异性材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力学
月刊
1000-4750
11-2595/O3
大16开
北京清华大学新水利馆114室
82-86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0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550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