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骨髓液和血管内膜损伤后骨髓液是否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方法 损伤后血清及损伤后骨髓液组分别为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球囊导管损伤7 d后的血清及骨髓液.种蛋在(37.5±0.5)℃条件下孵育,第7天开窗,第8天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放一直径为5 mm的滤膜作为载体,分别加入5 μL 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5μL 20 m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组)、正常血清(正常血清组)、正常骨髓液(正常骨髓液组)、损伤后血清(损伤后血清组)和损伤后骨髓液(损伤后骨髓液组),每日1次,连续3 d,第11天取CAM,拍照并计数载体边缘的血管数目.每组10枚鸡胚. 结果 正常血清组的血管总数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骨髓液组的血管总数为(47.90±3.21)支,显著多于正常血清组的(28.40±3.75)支(P<0.01);损伤后血清组的血管总数为(47.30±3.27)支,也显著多于正常血清组(P<0.01);损伤后骨髓液组的血管总数虽与正常骨髓液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血管计数显著增加(P<0.05). 结论 正常骨髓液具有明显促血管生成的作用,血管内膜损伤后的血清和骨髓液的血管生成作用强于血管内膜未损伤时.
推荐文章
血管内膜损伤后内皮修复与再生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膜
损伤
内皮修复
再生
综述
Epo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红细胞生成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促血管生成作用
骨髓源内皮祖细胞修复冠脉介入术后血管内膜损伤的机制探讨
冠心病
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再内皮化
ERK抑制剂对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管内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
糖尿病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血管内损伤
内膜增生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正常与血管内膜损伤后骨髓液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骨髓 内膜损伤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6-738,封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伶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3 118 5.0 10.0
2 苏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148 577 12.0 20.0
3 涂荣祖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3 5 2.0 2.0
4 钟志英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 20 190 7.0 13.0
5 唐昱 28 134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骨髓
内膜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