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基于对四川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的51个县1271个乡镇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对不同地域的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旨在为震区恢复重建的人口、经济布局提供一定科学依据.水环境容量选择COD和NH3-N两个指标进行评价,首先利用降雨量、径流系数和径流深等参数评价单元的径流量,再根据水环境质量标准、水体自然背景值等参数估算环境容量;进而在水环境污染胁迫程度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水环境容量区域性差异明显,北部三省交界区域的乡镇容量较高、东南部四川盆地边缘和内部区域的乡镇容量较高、西部的山区乡镇环境容量低;西南部污染胁迫程度较低,环境适宜性较高;西部自然保护区胁迫程度较大,环境适宜性较低;成都平原附近县域胁迫较大,环境适宜性较低;环境适宜性区域性明显,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环境容量的汶川地震重建规划区环境适宜性评价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重建规划区 环境容量 环境适宜性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重建专题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26-58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Q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8.1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岩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60 1216 16.0 33.0
2 赵景柱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89 8239 39.0 89.0
3 刘建昌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9 141 6.0 9.0
4 刘峰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54 339 11.0 16.0
5 孙宇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6 23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3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重建规划区
环境容量
环境适宜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