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五指山构造为四川盆地尚未勘探的区域,开展含油气性评价研究对于选择有利勘探区带、拓宽勘探领域和降低新区勘探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应用构造史恢复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卫星遥感解译与野外地质考察、储层对比等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了该区的气藏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五指山构造形成于喜山期,寒武系洗象池群储层物性与资阳、成远地区大致相似,但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物性则比后两者差;五指山地区下寒武统平均生烃强度为63×108 m3/km2,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但烃源岩生气高峰期在晚二叠世早期至白垩纪,圈闭形成期与生气期不相匹配.据威远气田天然气具有明显的水溶气特征而推测五指山构造的成藏模式也是以水溶气为主.根据地层水中天然气溶解度的回归方程,计算出五指山构造因地层抬升从震旦系灯影组地层水中可解析出的游离气为217.7×108m3,而该区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也证实了有较强的油气活动.因此,该区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五指山地区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四川盆地
五指山构造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评价
有机碳含量
有机质类型
生烃强度
四川盆地西部侏罗系天然气成藏特征
四川盆地
西
侏罗纪
天然气
生储盖组合
气藏形成
勘探区
四川盆地陆相层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思路
四川盆地
陆相层系
晚三叠世
侏罗纪
天然气成藏条件
砂岩气藏
页岩气
立体勘探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四川盆地
页岩气
成藏条件
勘探前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五指山构造天然气成藏条件新认识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五指山构造 烃源岩 储集层 气藏形成 水溶气 勘探前景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8.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逊 10 25 4.0 4.0
2 杨毅 20 246 10.0 15.0
3 戴鸿鸣 38 305 9.0 17.0
4 黄东 5 68 2.0 5.0
5 周子琰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五指山构造
烃源岩
储集层
气藏形成
水溶气
勘探前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