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体外甲真菌病模型并探讨抗真菌药物在甲板内的抗真菌活性.方法 建立体外甲真菌病模型:剪取正常人甲,用2.5%NaOH浸泡变软,分别接种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在马铃薯葡萄糖(PD)液体培养基培养30 d后取病理切片并行PAS染色,观察各甲板中是否有真菌侵入.甲板内氟康唑药敏试验:根据体外药基法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配制100×MIC、10×MIC、1×MIC 3个梯度的10%三甲基亚砜(DMSO)氟康唑透甲液,浸泡软化的甲板,再接种4种致病菌培养,镜下观察甲切片.只有管内全部甲板均未见真菌结构,方判定该菌种对相应浓度下氟康唑敏感.结果 在体外甲真菌病模型试验中,甲板角质层遭破坏,可见数目不等的菌丝孢子,形态与甲真菌病病甲切片所见一致,证明离体甲真菌病模型建立.在测定甲板中氟康唑抗真菌活性时,只有石膏样毛癣组菌100×MIC浓度管内甲板均未见真菌结构,将此值与体外所测MIC值对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在正常人离体甲板上接种真菌,可建立体外甲真菌病的感染模型.(2)要达到抑制真菌的作用,甲板内氟康唑浓度必须要高于体外所测MIC值.
推荐文章
甲真菌病体外模型研究
甲真菌病
体外模型
皮肤癣菌
白念珠菌
351株甲真菌病病原菌临床分布及体外药敏试验
甲真菌病
真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3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甲真菌病
氟康唑
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成本-效果分析
5%阿莫罗芬甲涂剂治疗兔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
甲真菌病
新西兰白兔
组织学检查
真菌培养
5%阿莫罗芬甲涂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外甲真菌病模型的建立及甲板内氟康唑药敏试验
来源期刊 疑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真菌病 氟康唑 药敏试验
年,卷(期) 2008,(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3-415,4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6.4|R978.5
字数 36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450.2008.07.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四荣联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50 211 8.0 12.0
2 李玉平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42 135 6.0 8.0
3 王刚生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29 156 8.0 12.0
4 刘强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 29 9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真菌病
氟康唑
药敏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疑难病杂志
月刊
1671-6450
13-1316/R
大16开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18-1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7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