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豆甾醇(stig.)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VB)为交联剂、碳酸钙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物为分散剂、过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小于100 μm、分布较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s). 最佳配方为3 g豆甾醇: 40 mL MMA或30 mL MMA+10 mL MAA: 15 mL VB: 4 g CaCO3+2 g SDS: 0.4 mL Na2S2O8. 其中过硫酸钠应分多次加入,在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速搅拌,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搅拌速度应逐渐减小. 制备的MIPs对豆甾醇表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分离因子超过1.65,吸附容量高达1.28 mg/g.
推荐文章
沉淀聚合法制备咖啡因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咖啡因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分子印迹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制备方法
溶胀聚合法制备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
铜绿微囊藻毒素
甲基丙烯酸
溶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吸附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悬浮法制备豆甾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豆甾醇 吸附容量 特异吸附性能
年,卷(期) 200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55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34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8.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强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117 1253 19.0 27.0
2 王昶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印迹聚合物
豆甾醇
吸附容量
特异吸附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