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尽管黄河下游河道以堆积性著称,河底、水面不断抬高,但在长期水沙作用下,特别是河流的自动调整和反馈迅速,其平衡的趋向性也很明显.从上、下河段挟沙能力及典型资料看,当流量为1 000~4 000 m3/s时,上段(河南河段)挟沙能力与下段 (山东河段)之比为1.049~0.915,即流量小于2 000 m3/s时,上段挟沙能力大于下段;而当流量大于2 500 m3/s时,下段挟沙能力则大于上段;流量为2 300 m3/s时,上、下河段基本平衡.从多年平均过程看,如果不考虑高含沙洪水,不漫滩,流量沿程不变,下段输沙量为上段输沙量的1.01倍,也说明多年输沙量是平衡的.特别是从1960年9月至1996年10月的资料看,三门峡至利津河段淤积36.32亿t,其中20次高含沙量洪水淤积37.22亿t,若不计高含沙洪水,则全河冲刷0.90亿t,占来沙348亿t的0.26%.
推荐文章
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
黄河
调水调沙
下游河道
影响
黄河调水调沙的巨大潜力——"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九
调水调沙
巨大潜力
水沙调控体系
水沙搭配
黄河
黄河下游输沙能力的表达——"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一
挟沙能力
河相系数
输沙能力
调水调沙
黄河下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下游河道巨大的输沙能力与平衡的趋向性——"黄河调水调沙的根据、效益和巨大潜力"之二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输沙能力 输沙平衡 黄河下游
年,卷(期) 2008,(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143.4|TV882.1
字数 39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08.1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其为 61 960 17.0 2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含沙洪水
输沙能力
输沙平衡
黄河下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