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摩尔比、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了蓝移.当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u2+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610 nm处出现新的吸收主峰,并且发生红移.当溶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时,4.0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不能与Cu2+络合,Cu2+被释放出来,这为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度升高可使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强度增加,但时间对配位体系影响很小.
推荐文章
PAMAM树状大分子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液体核磁共振
相互作用
树状大分子PAMAM
5-氟尿嘧啶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荧光性质的研究
聚酰胺-胺
树状大分子
荧光性质
Cu~(2+) 对树状大分子PAMAM-FCD荧光性能的影响
树状大分子
2-芴醛
Cu~(2+)
荧光
杂化材料
树形聚酰胺胺与 Cu2+的络合作用
树形高分子
聚酰胺胺
分光光度法
络合作用
铜离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酰胺胺 树状大分子 Cu2+ 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0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6-11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1.4|O657.32
字数 2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57.2008.10.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章昌华 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9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酰胺胺
树状大分子
Cu2+
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测试学报
月刊
1004-4957
44-1318/TH
大16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46-10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0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