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结荚期不同阶段对苜蓿种子田虫害发生动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苜蓿虫害在结荚初期已经发生,荚果内种子的虫蚀率由结荚初期的(9.85±1.67)% 增加到结荚末期的(52.85±1.46)%.随着果熟期的推迟,虫害不断加剧.(2)从幼虫发生情况看,其数量相对稳定,并且在花序中的分布是随机的,没有明显的位置效应.荚果内种子虫蚀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幼虫的采食量增加所致.(3)虫蚀率过高与初花期传粉不足成为当地苜蓿种子产量的两个重要制约因素.
推荐文章
苜蓿种子田传粉技术
苜蓿
传粉
技术措施
洛龙紫蒜种子田建设技术
洛龙紫蒜
种子田
建设
苜蓿种子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苜蓿
种子田
节肢动物群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疆苜蓿种子田结荚期虫害发生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新疆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苜蓿 虫害动态 虫蚀率 种子产量
年,卷(期) 2008,(z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5.5
字数 1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勤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9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虫害动态
虫蚀率
种子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330
65-1097/S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58-1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18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