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消融放电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等离子体射流具有密度高和温度相对低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利用1维流体模型对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的主放电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模型考虑了焦耳热效应和管壁烧蚀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在管壁消融这种反馈稳定机制作用下,毛细管放电处于准稳态,其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在放电期间保持恒定.在放电能量为1 kJ的条件下,聚乙烯毛细管等离子体温度可达3 eV,电子密度可达1025 m-3量级,射流速度接近10 km/s.改变放电输入的焦耳热功率密度,等离子体温度和速度变化较小,但气压、质量密度以及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等特性参数均可以获得较大幅度的改变.
推荐文章
放电毛细管等离子体模拟研究
放电毛细管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脉冲成形网络与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计算
脉冲成形网络
消融毛细管
等离子体发生器
电热化学发射
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触发放电数值模拟
毛细管放电
等离子体射流
管壁烧蚀
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发生器出口参数研究
消融放电
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射流
数值模拟
出口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间隙毛细管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主放电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毛细管放电 消融控制电弧 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射流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脉冲功率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89-99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836|O531
字数 34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俊佳 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0 2753 27.0 42.0
2 刘克富 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 391 11.0 18.0
3 夏胜国 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1 282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细管放电
消融控制电弧
等离子体发生器
等离子体射流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