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哈慈五行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用哈慈五行针针刺肝俞,胆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1][2][3]并随症辩证加穴,对140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与对照组140例进行肝功恢复,黄疸、乏力、腹胀、胁痛、纳呆等症状消退天数的对比,结合分析,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复常奉(2周内)58.6%,总有效率90.4%,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2周内)28.6%,总有效率60.9%,黄疸消退率(2周内)治疗组:93%,对照组黄疸消退率(2周)57.4%,而在病症改善与消失上,治疗组更是优于对照组,明显缩短了病症消失的天数.结论 哈慈五行针配合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经络穴位的调理,剌激经气通畅,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4][5],可促进人体吞噬细胞功能,提高补体效价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的作用.
推荐文章
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甘利欣
病毒性肝炎
疗效
阿拓莫兰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药效学
阿拓莫兰
病毒性肝炎
不良反应
维肝冲剂治疗病毒性肝炎97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肝炎
中药疗法
维肝冲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哈慈五行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哈慈五行针 阴阳平衡 气血调和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7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申元 6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78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毒性肝炎
哈慈五行针
阴阳平衡
气血调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月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京博研阁医学研究院内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6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