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北林学院学报       
摘要:
以抗寒性不同的8个杏品种优选一号、优选二号、红丰、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骆驼黄、凯特、金太阳作为材料,研究了杏幼果经过低温处理后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幼果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19、-1.23、-1.02、-0.87、-2.86、-0.75、-0.97、-0.67℃.SOD、CAT、POD较高的活性利于幼果抗寒;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较高含量也利于幼果抗寒;MDA含量与过氧化氢含量的提高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的增加会进一步伤害植物组织细胞.8个供试品种幼果抗寒性排序为:兰州大接杏>优选二号>优选一号>红丰>凯特>新世纪>骆驼黄>金太阳.
推荐文章
不同抗寒性的杏品种叶片组织结构比较
抗寒性
叶片组织结构
杏品种抗寒性主成分分析
抗寒性
生理生化指标
主成分分析
山西不同杏品种抗寒性主成分分析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山西
不同砧木甜樱桃品种早大果的抗寒性鉴定
甜樱桃
砧木
早大果
抗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杏品种幼果抗寒性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林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低温伤温 生理指标 抗寒性
年,卷(期) 2008,(3) 所属期刊栏目 森林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2.2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捷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9 240 8.0 14.0
2 王有科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57 571 14.0 21.0
3 周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64 2.0 2.0
4 范惠萍 1 4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7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24)
二级引证文献  (367)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2(4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3(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4(5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5(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6(5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8(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9(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温伤温
生理指标
抗寒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林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1-7461
61-1202/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8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